首页

综合改革

关于印发《天水师范学院转型发展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25日 16:45      作者:      点击:[]

 

 

 

天水师范学院办公室文件

 

天师院办发〔202131

说明: http://vsb.tsnu.edu.cn:8080/_vsl/D2F2E83C907215306B889C6215EB0848/A7F46756/117F2

 

 

关于印发转型发展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各学院,机关行政各部门,各教辅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教育部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学校“两步走”发展战略和《天水师范学院转型发展攻坚战实施方案》,特制定天水师范学院转型发展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请各学院、相关职能处室对照本指标体系,持续推动学校和学院转型发展,朝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方向不断努力。

 

 

  天水师范学院办公室

2021628

 

 

天水师范学院转型发展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非师范专业)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导性评价点

相关单位

支撑材料

1.发展定位和机制

1.1发展方向

1.1.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要内容。

宣传部

各教学单位

应用型建设方案(或转型发展方案)及相关规划、计划、文件和总结等。

1.1.2学校和各学院均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体现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内涵特征,在相关制度文件中阐述明确。

发展规划处

各教学单位

1.1.3有完整的转型发展实施方案,方案建设思路清晰、任务明确、举措务实。

发展规划处

各教学单位

1.2体制机制

1.2.1学校和各学院均建有系统的、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教务处

各教学单位

相关协议、制度、总结材料等

1.2.2建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开放办学体制和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机制。

对外交流与合作处

各教学单位

2.学科专业建设

2.1专业结构

2.1.1所有应用型专业均有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建设规划。

各教学单位

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布局、专业建设情况及校企深度合作措施和相关佐证材料等

2.1.2学校专业体系中应用型专业占总专业数的70%以上。

教务处

2.1.3学校校企深度合作(即不仅限于毕业实习实训)的专业不少于总专业的60%

教务处

对外交流与合作处

2.2专业调整和认证

2.2.1学校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定位的专业,增设社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

教务处

专业认证报告,相关文件、材料等

2.2.2所有应用型专业均建有地方、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且成员来自地方、行业和企业等的人数不低于50%

各教学单位

2.2.3积极开展专业认证,通过专业认证的应用型专业数量占比超过10%

教务处

2.3学科建设

2.3.1学校形成与产业密切对接的集群式学科发展模式。每个学院至少拥有1个优势特色明显、能支撑应用型专业建设的高水平应用型学科。

科研管理处

各教学单位

相关文件、材料等

2.3.2每个学院至少拥有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

研究生处

各教学单位

相关文件、材料等

2.3.3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研究生处

各教学单位

3.师资队伍

3.1师资结构

3.1.1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和具有行业企业实践经历半年以上的教师占比不低于50%

人事处

各教学单位

教师名册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行业、企业等部门挂职经历证明材料;工作方案及总结等

3.1.2满足应用型专业实训教学要求的实训教师占比不低于专任教师的30%

人事处

各教学单位

3.1.3具有应用型专业背景学院每年到企业挂职或工作的教师占比不低于6%

人事处

各教学单位

3.2双师双能型教师建设

3.2.1学校建有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办法。

人事处

相关制度文件、规划方案、工作总结报告及相关佐证材料等

3.2.2建有双师双能型师资培训机制,具有明确的教师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工作方案,以及行业、企业教师与学校教师互聘的具体措施。

人事处

3.2.3建立与转型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薪酬激励等制度。

人事处

教务处

4.人才培养

4.1培养方案

4.1.1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学校办学定位与要求,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对接职业要求(标准)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情况。

教务处

各教学单位

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大纲、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说明及相关佐证材料

4.2 课程体系

4.2.1每个学院建成校级及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数量≥5门。

各教学单位

4.2.2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达到80%

4.2.3 70%以上专业课程完成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衔接,并在教学大纲中体现。

4.3 实践教学

4.3.1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学分理工类不低于总学分的30%,人文社科类不低于15%

教务处

各教学单位

 

4.3.2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且来自于行业企业选题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50%

4.3.3形成实习、实训、实验、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协调互补的实践教学体系。

5.协同育人

5.1共建平台

5.1.1每个应用型专业与企事业单位共同组建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不少于3个。

教务处

对外交流合作处

各教学单位

相关合作协议、文件、方案、总结及其他佐证材料

5.1.2每个学院与企业行业共同组建校企合作班、实验室、实训中心、人才培养联盟、创业孵化基地等校企合作育人平台不低于3个。

科研管理处

对外交流合作处

各教学单位

5.2 协同教学

5.2.1应用型专业80%以上主干专业课程有用人单位的参与(含实践教学)。

教务处

各教学单位

兼职教师、业界师资、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名册及其承担教学任务佐证材料;毕业论文材料及相关指导情况

5.2.2行业企业师资每学期深度参与学校教学(实践)的平均课时数不低于专业课时数的15%

5.2.3校企共同指导实习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学生人数不低于总人数的30%

5.2.4近两年来,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教材、案例等教学资源数不少于10项。

 

5.3培养成效

5.3.1学生毕业1年后跟踪调查创业率可达到5%,且逐年提高。

招生就业处

各教学单位

相关机构提供材料、就业数据统计、工作总结

5.3.2学生毕业1年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到80%以上。

5.3.3学生毕业1年后跟踪调查专业对口相关度达到80%以上。

5.3.4学生职业能力不断提高,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率达到80%

教务处

各教学单位

毕业论文(设计)情况材料,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统计及佐证材料

5.3.5 30%以上的在校本科生公开发表研究论文、取得专利、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行业竞赛)获奖,参加省级及以上大学生科研项目和各类创新创业项目。

获奖证书、统计数据及相关佐证材料

5.3.6 在校大学生创业率达到5%

学生处

各教学单位

6.教学保障

6.1生均实习实训经费

6.1.1生均实习实训经费投入占教学总经费比重不低于10%

教务处

财务处

学校经费投入的相关数据,相关佐证材料

6.2实验实训基地

6.2.1 每个专业至少建有3个适应行业发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实训场地;实验建设条件完善、实验仪器数量充足,实验室使用效率高。

教务处

实验室建设与国有资产管理处

各教学单位

实验室、实习基地清单、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明细,学生实验实习实践情况,工作总结、使用情况统计数据及相关佐证材料

6.3质量保障

6.3.1具有应用型特色的督导、评价、过程监控及持续改进机制和保障制度。

教务处

各教学单位

相关文件及佐证材料

7.应用研究与社会服务

7.1科研平台

7.1.1每个学院与行业企业至少建立1个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研发中心、产业学院、工业研究院、创新创业基地等或与其他学校、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创新研究平台。

科研处

各教学单位

相关文件、材料等

7.2社会服务

7.2.1每个学院到账横向科研经费不低于50万元/年。

相关文件及佐证材料

7.2.2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咨询服务的教师参与人数不低于专任教师的50%

相关文件及佐证材料

7.2.3每个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累计收入不低于50/年,或者咨询建议被省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纳的数量不少于1/年。

7.2.4服务地方形成一定量的品牌项目,成效明显,影响大,逐步形成“一院一业,一院一品”的特色。

8.示范与辐射作用

8.1在省内外产生典型示范作用的成果

8.1.1学院在转型发展中能够及时总结经验和典型案例,公开发布或发表总结报告、研究报告,辐射校内,省内,对同类学校、专业改革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各职能处室

各教学单位

总结(研究)报告、相关佐证材料

 


下一条:关于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意见

关闭

Copyright © 2005-2020  天水师范学院发展规划处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河南路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257号   陇ICP备15003457号  0938-8367707  0938-8362599  E-mail:xb@tsnu.edu.cn